EFT国际学会(isEFT.org)

WWW.EFTCENTER.CN

EFT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CENTER CHINA

授权中国唯一认证培训机构

EFT国际认证中心

EFT(情绪聚焦疗法)技术详解及学习资源
EFT的核心概念
来源:独创 | 作者:陈玉英 | 发布时间: 2022-09-12 | 1929 次浏览 | 分享到:
EFT的核心概念(一)





格林伯格的研究发现,情绪的探索、唤起、表达、和转化是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EFT关注的是治疗师如何与来访者的情绪“有效”地工作。情绪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情绪工作呢?我们先对几个核心概念进行定义:情绪基模、情绪的分类、以及EFT对人内在运作的假设。


A.情绪基模


情绪基模(emotion scheme)是格林伯格刻意创造的专有名词,有别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体系中图式(schema)的概念。皮亚杰的图式指的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他认为,有了图式,主体才能够对客体的刺激作出反应。格林伯格则认为,影响人们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情绪才是背后的主谋,而非认知。而情绪并不等于感受(feeling),情绪是一种包含了情境、身体反应、感受、想法、心理需求、和行动倾向等多重元素的心理结构(mental organization),这是情绪基模的概念。情绪基模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结构,是由于外界的刺激引发而形成的内在心理组织,它是持续发展的,是可以探索的,也是可以被改变的。



举例来说,一个两岁的小孩在玩积木,方的积木放进方的洞里,圆的积木放进圆的洞里。当孩子笨拙地放错了地方,积木卡住了进不去;这时候,不耐烦的妈妈狠狠地瞪了孩子一眼,一边粗暴地抓住孩子的小手,拉着他把积木放到正确的洞口。对孩子来说,有趣的探索游戏突然间被打断,视觉上接触到妈妈恶狠狠的眼神,触觉上感觉到妈妈不耐烦粗鲁的推拉,身体内部的自动化反应是胃部紧缩、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外部则身体忍不住向后退缩。此时孩子心中的感受可能是害怕或者羞愧,想法则可能是“妈妈不喜欢我”或者是“我太笨了”。所有这些视觉、触觉、身体感知觉、感受、想法和当时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情绪基模” 储存在孩子内心深处(见图表1)。

 


图表1情绪基模的例子(Greenberg)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经历过不少大大小小的打击和创伤,每个人心里都储存了许多的情绪基模。假设这个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某天早上领导心情不好,一进办公室就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被领导这一瞪,他发现自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胃部紧缩,突然觉得领导很不喜欢自己,觉得自己很失败,开始躲避与领导接触。接着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业务能力,甚至不想去上班了。他自己可能都不明白,为什么领导的一个眼神给自己带来如此大的反应?

这个案例说明的是,过去未解决的情绪基模在现实生活中被触发的时候可能只是某个似曾相识的点(比如是感知觉、情绪、或环境),但是被唤起的会是整个情绪基模的反应,因此当事人的情绪经常是过激的,但他并不明白原因是什么。情绪基模的概念帮助治疗师在倾听与探索的阶段有一张清晰的地图,知道需要收集哪些信息,才能丰富地唤起来访者重回现场的感觉。

情绪基模包含的要素是:当时感知的情境、身体五脏六腑的感觉与表达、经验到的情绪、事件的象征意义、当时的需求和行动倾向。(见图2)

 


图表2 情绪基模的元素(Elliott et al., 2004)


通常来访者来到咨询室时,对自己的状态是不清楚的。来访者喜欢讲故事,而治疗师的任务是借着有目标的倾听,探索来访者症状发生的触发情境,以及事发当时他/她的身体感知、情绪反应、想法、需求,和行动倾向。这个结构最特别之处是结合了身体五脏六腑的反应。

19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人类的第二个大脑,就是肠神经系统。它是人类原始的神经系统,会向大脑发送资讯,影响我们的神经递质、压力或焦虑、心情和行为。EFT把身体提供的信息整合在情绪基模里面,不论在探索或转化阶段,都非常重视身体的体验和非语言信息的表达,与近代神经科学研究的发现不谋而合,是一种整合了生理、情绪、认知、行为和叙事的治疗取向,而推动这一切的核心,格林伯格认为就是情绪。

情绪基模只有在情绪被唤起、被体验到的时候才是激活的,其中的元素可以被重新探索与理解。在治疗中有意识地使用情绪基模的概念可以深化来访者的情感与自我觉察,回到身历其境的体验中去。举例来说,来访者说自己胸口很堵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是来访者身体的感知。在治疗中我们会先探索触发感知的情境为何?举例来说,有位来访者看到EFT教学视频中的个案说道:“小时候在乐团里吹长笛,每一次表演都盼望父母来看,每一次扫描观众席都找不到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可是总是还抱着希望,希望下一次可以看到他们,希望他们听到我吹得多么好,看到我练得多勤快!”这一段话触发了来访者,胸口开始堵,同时有点心慌。接着他就说到自己小时候在体育训练队,父母也从来没有来看过自己的比赛,这就是感知的情境唤起了来访者记忆中相似的情境了。此时一个过去的情绪基模被唤起,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另一轮的探索:更详细地询问当时的年纪,有没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特别失望的一次记忆。记忆重现越是清晰,表示那个冻结需要处理的伤害越是深刻。当来访者描述当年情景记忆的时候,治疗师可以问道:“当你说起这一段故事的时候,此刻身体里面有什么感觉?” 如果身体也有体会(felt sense)的话,情绪基模就更真实地在当下被激活了。在EFT培训中观看视频教学中,某些案例可能同时会激发学员的某些情绪,在接下来的实操练习中,学员可以就自己被唤起的情绪进行探索与处理。当情绪基模被激活,此时继续探索来访者此刻体验到的情绪、当时形成的一些想法、特别是对自己的认知(例如:我是不够好的)、对关系的认知(例如:我是没人爱的),以及当时那个孩子的需求是什么?他当时的行动是什么?(多半是压抑的,不敢表达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当时的感受、想法、需求都在来访者现场体验中再现。所以治疗师工作的重点是当下呈现的情绪基模,而非当时(过去式)的一些记忆(只是认知)。使用情绪基模来激活记忆,在治疗中直接进入过去工作,与谈论过去的痛苦,是很不一样的工作。




在简德林谈体验过程(experiencing)与概念化的区别时提到,自弗洛伊德以来,治疗师观察到,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帮助来访者理解关于他的自我冲突的“概念”,但是来访者要能够亲身经历到自己身上这些冲突的“体验过程”则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ECM,p.231) 。这就是为什么明白自己的问题并不能带来改变,必须进入“体验过程”,也就是EFT所谓的唤起情绪基模,才有可能带来改变。心理治疗中一个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我们把来访者“描述体验过程”的内容当作是他的“体验过程”。在治疗过程中,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认识(ECM,p.203)。举例来说,来访者说:“我每天都很焦虑。” 这是他在描述过去一周他的体验过程,在治疗室说的时候,已经成了一个“概念”了,并非他此时此刻的感受。在EFT技术中有“空椅对话”,当来访者面对那个保护者的声音,他立刻心跳加速、胸口紧绷,这是一种当下的“体验过程”。这就是为什么EFT的治疗过程可以是短程的原因。治疗师可以借由共情或椅子的工作,让来访者进入体验过程中,加速改变的发生。



EFT的核心概念(二)





B.情绪的分类


治疗师与情绪工作时需要区分辨别适应性情绪(健康的)与非适应性情绪(不健康)。情绪既是主宰人们思想与行为背后的核心动力,是不是凡事都跟随情绪走?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EFT的创举之二就是刻意对情绪进行分类,把情绪先分为适应性/非适应性的(adaptive/maladaptive),再区分为原发情绪(primary emotion)、继发情绪(secondary emotion)、和工具性情绪(instrumental emotion)三大类。这是EFT个案概念化的基本框架,治疗师必须清楚知道自己所唤起或进行干预的情绪是哪一类情绪,唯有进到原发情绪治疗才会产生效果,与个案的继发情绪或工具性情绪工作是没有治疗效果的。


关于处理情绪,格林伯格有一句名言:“你必须先抵达痛苦之处然后才能离开。” (You have to arrive at your emotions before you can leave them.)这里的“抵达” 指的就是披荆斩棘之后终于陪着个案从讲故事进入继发情绪,从继发情绪探索到原发情绪,最后找到一直困扰个案的原发非适应性情绪(一个熟悉的老朋友),一个经常被自动唤起的情绪基模,探索这个情绪基模的起源,我们才能抵达痛苦的源头。



下面是对原发情绪、继发情绪、与工具性情绪的定义。


1) 原发情绪


原发情绪指的是个体对环境改变时瞬间的反应,例如黑夜走在暗巷中,突然听到背后有脚步声时躯体自然升起的恐惧与警惕。外部环境的刺激带来快速且具有行动导向的反应让人预备好要逃跑或者回头看清楚,这是一种适应性的、健康的、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假如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只流浪猫跟着自己,身体会立刻放松下来,恐惧的情绪也就消散了。原发情绪的特征是,它是事件发生后第一个升起的原始感觉,是提供信息让我们做判断的,它来得快、去得也快,是对现况的新鲜反应,当下被处理之后就消失了。例如,天凉时身体觉得冷,用餐时间到了肚子会饿,被侵犯时觉得愤怒,失去了重要的人或物觉得伤心,被威胁时感到害怕,被批评时感到羞耻等等,都是各种健康的感觉和感受,是为了帮助我们生存得更好所产生的原发适应性情绪。


原发情绪在当时原本都是适应性的,但是也有可能演变成不健康的原发非适应性情绪。例如,孩子小时候因父母离婚而感到悲伤、感到被抛弃,在当时是原发适应性的情绪,需要被安慰。但是如果当时没有人理解也没有人提供安慰的话,这个“孤单、伤心、感觉被抛弃”的情绪基模一直冻结在孩子的心里。长大以后交友过程中,只要发生被朋友拒绝或者因搬家、转学而产生的“分离”都会强化这个情绪基模,让来访者一次次感受到孤单、伤心、被抛弃的痛苦。这个情绪基模不断地被唤起成为一种熟悉的受伤的感觉,在她的生命历程中反复出现,让人有一种受困其中无法突破的感觉,是因为过往未解决的议题、没愈合的伤口作祟。当来访者对现实环境中发生的分离过度反应,对分离赋予主观负面的意义,接着可能因为害怕被抛弃而不敢建立亲密关系,或者主动先抛弃人,更加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发展,这就成为来访者一个长期纠结的痛苦情绪,是熟悉的、深刻的、很容易被触发的痛点。这是原发非适应性情绪的一个典型例子。


原发非适应性情绪的特征是,它像一位老朋友,经常让人进入不请自来的恐惧、无地自容的羞愧、不可理喻的愤怒、或者一触即发的悲伤中。在EFT治疗过程中与来访者一起探索,直到找到这位老朋友,才是EFT转化工作的起点。


不论是适应性的还是非适应性的,原发情绪是人们内心深处最脆弱的真实状态。与原发情绪工作会让来访者打开心扉,在个人治疗中拉近咨访关系,在伴侣或家庭治疗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伴侣之间或亲子之间的连结。所以,探索原发情绪是EFT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工作,在原发情绪的层次工作才能进行有效转化的心理治疗。



2) 继发情绪


继发情绪,是不能直接表达原发情绪时所显露出来的情绪,是第二波的情绪(secondary emotion)不是原始的那个情绪。它是用来掩盖、掩饰没有表达出来的的情绪,甚至是不满意自己有情绪时对自己的情绪产生了情绪。有时候是由负面想法而来的情绪,也许是文化因素,比如,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不应该表达悲伤,他们只好用愤怒来掩盖悲伤。悲伤是原发的,用来掩盖的愤怒就是继发的。比如,女子要端庄大方、巧笑倩兮,即使被羞辱、受委屈的时候也不能直接表达愤怒或悲伤,需要用宽容大度的微笑来掩饰。也许是内在的防御系统,我们习惯性地戴着面具不以真情示人,甚至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真实的感觉,这就叫“情绪阻隔”了。最普遍的继发情绪是恼羞成怒、抱怨、罪恶感、焦虑、无助、无望感,还有攻击指责型的愤怒。而来访者来到治疗室,通常都是带着继发情绪来的。


与继发情绪工作的心理治疗,会是无效的(unproductive),这是EFT里非常重要的概念。例如,对于丈夫有外遇的女性来访者,初访时表达的是咬牙切齿的愤怒,如果我们一直让她表达愤怒,她在治疗后不会感受到比较舒服,反而会更加愤怒使关系更加恶化。对于无助无望的抑郁症患者,如果我们一直在探讨他因何无助无望,则患者会更加觉得绝望,因为情绪没有转化只会加剧。因此,先对继发情绪进行共情,然后绕过继发情绪,直指核心的长期痛苦才是帮助个案带来改变的策略。治疗室中起初呈现的大部分愤怒都是继发性的,判断的标准是,那是一种批判、指责的、拒绝对方的情绪。


而原发性愤怒,则是自我赋能(empower)、自我保护,让自己感觉有力量的“义怒”(正当的愤怒)。探索愤怒之下更脆弱的部分,不论是伤心(他辜负了我!)还是羞愧(我是不是不够好?)都会进入更深层的工作,同时可以判断这个伤心或羞愧是不是一个熟悉的老朋友,来自于更早期的创伤。


3) 工具性情绪


工具性情绪,有人称之为情绪勒索或情绪绑架。表达情绪的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由自主地使用情绪对付身边的人,例如,用发怒来胁迫别人或者用哭泣以博得别人同情。工具性情绪又分为无意识地表达和有意识地表达两种情况。


有些人表达工具性情绪起初不是故意的,例如孩子因为父母不给自己买玩具而躺在商场地上大哭或者大闹。第一次也许是自然反应,因为太伤心难过而用愤怒来表达,但如果初次得逞,以后每次这样做都可以如愿以偿的话孩子自然会习惯于使用这种情绪来控制大人的行为。这时候的大哭大闹就不再是因为伤心难过而愤怒,而是随时可以停止的工具性情绪了。





父母对子女使用工具性情绪就更微妙了。有的母亲会用“离家出走”来让儿女觉得内疚,追着去请母亲回家。有的母亲会告诉女儿,“昨天晚上我梦见你把我赶出去了”。 有位女士深受母女关系的困扰,她已经长大成家也有小孩了但是母亲依然希望她像儿时一样对自己言听计从,认为她是天下最好的妈妈。可是在女儿身为人母之后,她有体会了,她发现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虽然辛苦但也有许多的快乐和收获,并不像母亲从小告诫她的一样,母亲对她付出了多大的牺牲和辛苦,她一定要孝顺、一定要听话、一定要回报,否则就是白眼狼。她开始质疑母亲过去的训诲,开始想要反抗,而此时母亲也感受到女儿开始离自己越来越远,开始顶嘴,于是母亲对未来更加没有安全感,有失控的感觉,就变本加厉地使用工具性情绪和受害者心态来让女儿内疚,觉得自己不孝。这位女士被困在纠结的母女关系中不能自拔,而这位母亲的种种行径可能是潜意识的而非故意的。但是一个人如果经常使用工具性情绪就会变成她人格的一部分,例如霸道、过度戏剧化、装模作样、害羞等等。一般我们说很“作”的女性大概都是善于使用工具性情绪来操控人的。很少人会因为自己的工具性情绪问题而进入治疗室,然而,有很多受工具性情绪辖制的受害人会来到治疗室求助。


有时候有意识地表达工具性情绪反而是比较健康的,是情绪智慧的一部分。例如,感觉被冒犯而刻意表达愤怒,是设立界线的方法之一。妻子不高兴了希望得到丈夫关注故意在厨房制造很大的噪音,搞出很大的动静,都是刻意使用工具性情绪。有时技巧地利用情绪反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无伤大雅,举例来说,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社交场合所以故意迟到,却又装出很不好意思的样子向大家道歉让别人认为他无心犯错不加以责怪。这个羞愧的道歉也是一种工具性情绪。


工具性情绪处理的方法是帮助来访者探索,对他使用工具性情绪的人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理解了对方的需求就可以直接针对需求工作,不需要纠结于情绪中。不过,工具性情绪通常不是EFT工作的对象,EFT主要是针对原发情绪工作。



EFT的核心概念(三)






C.心理治疗中关注的基本情绪


EFT是以跟随来访者的情绪为切入点的一种疗法,治疗师需要关注的情绪有哪些呢?虽然情绪的词汇有数百个,但是总的来说给人们带来困扰的基本情绪不外乎六种:爱、怒、哀、惧、羞耻、厌恶。在《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这部电影中,代表不同情绪的角色有乐乐(Joy)、怒怒(anger)、忧忧(sadness)、怕怕(fear)、厌厌(disgust) 五位,独独缺了羞耻(shame)。一般说来,很少人在描述自己内在的时候会直接提到羞耻或羞愧这个形容词,因为羞耻是一种极深的痛苦,让人想要逃、想要躲起来的感觉,所以不容易直接提及。在治疗中,提到羞耻/羞愧的感觉时,来访者多半说的是:“很丢脸”,“觉得自己不被尊重”,“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重要”这一类的话语。治疗师要熟悉情绪的词汇,知道某个情绪的形容词探究下去究竟属于哪一种基本情绪。例如:担心、焦虑往下探索是一种恐惧,害怕会发生不测之事;懊恼、失望、不耐烦属于愤怒的范畴;孤单、伤心、难过、心情低落属于悲哀的家族;讨厌、轻蔑属于厌恶的同类。而复杂一点的情绪,例如委屈,则包含了愤怒与悲伤。爱更是一个说不清的复杂情绪,因人而异,需要一步一步拆解细分才能看见更深的需求和感受。


情绪本是用来帮助人类适应生存的,它让我们知道自己此刻需要什么并带出相应的行动来。例如,愤怒的时候,我们需要设立界线不再继续接受侵犯,行动可能是推回去;害怕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护与安全感,行动可能是战斗、逃跑、或冻僵在原地;悲伤的时候,我们需要安慰,行动可能是要求陪伴或拥抱。这些因外界环境而触发的原始情绪原本都是健康的,包含着重要的信息,让我们明白自己的需求与行动倾向并且各有不同相应的身体感知觉。但是,由于环境中不如意的经历,这些基本情绪也有可能成为不健康的原发情绪。治疗师首先要学会判断的是来访者当下呈现的情绪是什么?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如果是健康的情绪,则帮助来访者标明情绪、表达情绪,并觉察此情绪背后的需求,并探讨如何采取行动满足需求,这个情绪就被解决了。情绪出现的功能就是要向主人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让主人关注并设法满足其需求。如果主人与自己的身体、感受、想法、行动都连接了并且关注了,需求满足情绪自然就消退了。如果是不健康的情绪,它一定有一个来源,治疗师需要陪伴来访者一起去探索这个失功能的情绪是从何时何事开始存在而尚未被解决的?找到了源头,拨乱反正,帮助个案表达当时那个内在的情绪,让事发当时自我的感受、想法、以及需求都被看见、听见,并明白自己的需求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把熟悉的不健康情绪转化为健康情绪的过程,是EFT最重视的核心技术,也是对个案能够带来改变的秘诀。


心理治疗中所关注的六种情绪各有其健康与不健康的面貌,如果是健康的呈现,帮助个案命名与表达就可以了,如果是不健康的,则需要更深的探索。



1) 爱


在积极情感方面,我们更关注爱(love)这个情绪而非乐(joy),因为爱与被爱一直是大部分人亲密关系(指与父母、配偶、子女的关系)中重要且纠结的未满足需求之一。感觉被爱与感到安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地基,它影响到一个人在婚姻中是否有爱配偶的能力,在养儿育女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内在资源以应对孩子成长中的许多变数。


健康的爱表现为关注对方并且愿意给对方自由。在中国人的父母之爱与婚恋议题中“爱”需要关注,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爱同时要给对方足够的自由这一点就不是我们文化的常态。因此,爱成为了治疗中常见的议题。记得有一位年轻的女性振振有词地对治疗师说:“爱就是他什么事都听我的呀!”这样的观念从哪儿来的呢?是不是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老师都给我们一个印象(体验),听话的时候最容易得到喜爱?家里那个不乖、不听话,特别有自己想法的孩子总是被冠以“不孝”之名,在我们的电视剧中、邻居的聊天中,隔壁家的孩子除了优秀之外,“听话、懂事”大概是必要的条件吧!“给予自由”才是健康的爱,这里面包含了尊重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允许对方与自己不一样,甚至欣赏对方与自己的不一样。这一点是处理亲密关系议题时常见的一个文化特色。


不健康的爱表现出来的是粘、控制和纠缠。恋爱中或婚姻关系中有名的“连环十八call”(约会后或出差小别时一方若无消息,另一方会焦虑得连打十几个电话追踪,没有回音绝不放弃),都是对爱没有安全感、对伴侣没有信任感的表现。


一个人爱与安全感的基石来自于原生家庭的依恋关系,孩子在12到18个月时与照顾者的关系已经奠定了个人依恋形态的底色。在成长过程中有新的安全关系可以发展新的脑神经连线,这也是治疗师必须无条件关注与接纳来访者的理论基础,让咨访关系本身成为一个新的、安全的依恋关系,可以渐渐被来访者内化,以安抚其内在的不安全感和对爱的缺乏,这也是人本取向的心理治疗非常强调的一点。治疗师对依恋理论需要有清晰的理解,可以帮助你厘清来访者内在与父母、配偶、子女的关系互相投射之处,也可以明白个他/她对治疗师的投射与需求。



2)愤怒


心理治疗中最令人困惑的继发情绪就是愤怒。罗杰斯曾经说过:“关于愤怒的真相是,它只有在被真实地听见并理解之后才会消失,毫无保留。” 所有人都有生气的时候,当我们感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会进入攻击、逃跑或冻僵的状态;愤怒就是我们的身体进入攻击状态的反应。但是,我们并不仅仅对于外在的威胁有反应,有时候一件小事会激起我们内在过去的一些伤痛,我们也经常会用愤怒来反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孩子的不听话会激起父母极大的愤怒,似乎是不成比例的反应,其实都是继发情绪,真正的原因在于愤怒后面所焦虑、担心、害怕的是什么。


人在受伤、失望、恐惧、痛苦、哀伤的情绪下都有可能用愤怒来表达,因为这些情绪太难受了。愤怒可以让我们暂时感觉减轻自己的无力感,同时可以麻痹前面那些痛苦的感觉。因此,在很多人际关系议题中,当来访者表达的是愤怒的时候,治疗师要理解并共情这个愤怒,但是更深地探索愤怒背后的痛苦情绪,才是治疗前进的方向。


在华人的文化中愤怒似乎都是不好的,被列在负面情绪里面。在EFT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愤怒却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有时候必须调动来访者合理的愤怒、有界线的愤怒、被侵犯的愤怒来提高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和值得被尊重、被爱的自我存在感。这是一种赋能的愤怒。


健康的愤怒通常起因于自我的界线受到了侵犯或挑战。有自我价值的人被欺负的时候会本能地推回去,保护自己,为自己留一处空间,这叫做自信的愤怒(assertive anger)。治疗师鼓励来访者表达这样的愤怒,这个过程本身就为个案赋能,添加力量了。在华人的文化中,通常我们即使感受到愤怒一般也不会鼓励要表达出来,忍耐被誉为是一种美德。因此,在心理治疗中如果没有治疗师的引导和鼓励,来访者即使谈到了令他生气的人、事、物,通常也不会进入愤怒的体验,更不要说表达出来了。引导和表达愤怒是EFT非常不一样的地方,也是为个案带来情绪转化很重要的一个技术。不让个案仅仅停留在谈论(talk about)情绪,而要进入体验过程与表达情绪。个案经历了表达的过程之后,通常会感受到身体舒畅了、通了,这是一种真实的转化。


有一位来访者对治疗师说,我想解决我“不会说不”的问题。不懂界线为何物的人会逆来顺受,对身边人的虐待、恐吓全盘接受,甚至认为都是自己不好。有许多人接受“命运”太久,已经失去了感受愤怒的能力。EFT治疗师请出她的内在声音,问她是如何恐吓自己绝对不可以说不的?来访者很清楚地说:“你如果拒绝的话就表示你没有能力,别人会不喜欢你还会说你很懒”。治疗师问她,听了自己这样的恐吓之后有何感受?她说,那我还是接受任务吧,不要说不了。这样的来访者已经习惯于自己对自己的威胁与警告,对不公平的事情失去了拒绝的能力,更别提生气的能力了。但是,在她实在累得受不了的时候,她又会突然大大地爆发让人觉得反应太过激烈。这时候的愤怒就成了不健康的愤怒,会破坏关系,甚至破坏物品或伤害自己(生气以后摔东西或用头撞墙、用拳头打墙等泄愤行为)。破坏性的愤怒是不健康的,而带给自己自信和力量的愤怒是健康的。帮助来访者探索事件的缘由还原事情的本质,以致于他/她的内心需求能够被自己看见、听见、肯定、并支持,是唤起赋能的愤怒的途径。



3) 悲伤


健康的悲伤最常见的是哀悼。当一个人失去了亲爱的重要他人,不论是祖父母、父母、或是失恋、失婚,甚至是不幸失去了孩子,都是生命中极大的打击,会使人生活暂时失去平衡,感觉悲伤、无望、情绪低落,甚至不想活了,都是一个正常的哀悼过程。有一位70岁之后丧偶的女性对治疗师说,一开始,她以为没有了丈夫的陪伴与支持自己一定活不过一个星期。一周过去了,她认为自己一定撑不到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了,她以为自己绝对撑不过一百天,可见当时她的状态是极度低落,充满活不下去的绝望感。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儿孙们定期的陪伴与回家吃饭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活下来了。儿孙们的爱温暖了她,她发现自己这么多年在丈夫的照顾下原来已经长大了。时间是哀伤辅导最好的良药,允许自己感受悲伤、允许自己表达思念,允许自己回忆故人的点点滴滴,渐渐地,伤痛成为可以承受的情绪,不再泛滥、不再失控,这是哀伤自然疗愈的过程,是一个健康的、哀悼丧失的过程。痛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


不健康的悲伤则是一种萦绕心间、挥之不去的哀愁,像一位熟悉的老朋友经常造访自己,特别在夜深人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它的降临伴随着孤单、绝望的感觉。这样的悲伤通常与过去的创伤有关,需要探索那个孤单与绝望的源头,通常是童年一个痛苦的经验留下的痕迹。



4) 恐惧


健康的恐惧(焦虑、担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做足准备、发挥潜能,取得最好的结果。不论是面对考试或者工作中一场公开的报告或比赛,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使我们表现得比平时更佳。所以,健康的恐惧带来未雨绸缪的态度,这是对我们有帮助的,是一种推进的动力。相反地,不健康的恐惧使人裹足不前,限制了我们的思维、情绪、降低了我们的行动力。


焦虑患者的灾难性预期和反复出现的心思意念会造成极大的内耗让来访者反而无法行动。强迫症的患者反复检查开关或者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耗尽了时间与精力,这些都是恐惧造成了自我限制的负面结果。


临床上不健康的恐惧通常是备受折磨的。焦虑患者的灾难性预期和反复出现的心思意念会造成极大的内耗让来访者反而无法行动。强迫症的患者反复检查开关或者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耗尽了时间与精力,这些都是恐惧造成了自我限制的负面结果。强迫症患者经常要洗手,东西都要消毒等行为症状不见得是他恐惧的核心,可能是过度的害怕“脏”,如果探索到开始害怕的起源,通常与创伤事件有关。来访者通常无法承受创伤的痛苦,害怕生活再度失控,所以开始要用环境中的一尘不染或者清洁整齐来增加控制感与安全感。当所有东西都井井有条、一丝不苟的时候,来访者可以感觉安全一些。害怕失控、害怕危险、甚至害怕毁灭的创伤事件才是让健康的害怕变成过度害怕的成因。



5) 羞耻


健康的羞耻使人修正行为朝向正面的发展。例如,做错事了感到羞愧,这是一个健康的反应可以帮助人改过向善知道下一次该怎么做会更好。再如,人是需要归属感的,如果一个孩子被小朋友们拒绝了不跟他玩,他会感到羞愧,觉得是自己不好,这些都是正常的、健康的羞耻反应。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鉴别健康的羞耻,变得更加适应社会。


不健康的羞耻通常来自于过去的创伤,例如童年受到校园欺凌或者父母长期的辱骂。当那些恶意中伤的言语已然内化,深植于心,在自己的内部形成了一个批评者的声音不断地批评自己,形成了一个熟悉的羞愧感。脑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创伤记忆留在海马回里,而海马回是没有时间概念的,用精神动力的语言来说,潜意识是没有时间概念的。用EFT的语言来说,童年受伤的情绪被触发时,那个感受就是现在式,完全真实的身历其境的感觉。这也是EFT治疗的原理。我们在处理过去的未竟之事的时候,所唤起的是与当时一样真实的情绪,所以我们所改变的、转化的,也是真实改变了脑神经连线和情感记忆了。创伤带来的羞耻感往往伴随着自我怨恨、自我贬低。过去伤害我的人已经不在了,但是我们内化的那个批评的声音却无时无刻不跟随着我们继续苛刻地虐待着我们,这是需要处理的不健康的羞耻感。



6) 厌恶


厌恶也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当我们吃到噁心的东西或闻到不好闻的味道时直觉的反应就是把它吐出去,掩鼻回避,这是一种适应生存的本能。同样的,遇到令我们厌恶的人、事、物,我们避之唯恐不及,我们想远离,这是正常的反应。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让我们不齿的人,我们却必须继续臣服于他们的权威之下强颜欢笑,甚至必须违背自我讨好他们,这是一种痛苦的经历。在临床的案例中印象深刻的是有很多童年从势利的老师受到的伤害,有些老师只照顾某些有背景的学生或者家长送礼的学生,或者出于某种原因对某些孩子特别刁难,那些孩子长大后遇到一个不公平的上司或者品格不足以服人的领导,都会激发他们很深的厌恶感,甚至轻蔑的感觉。这种厌恶是健康的情绪,需要鼓励来访者在治疗室里表达出来,但是我们也要记得提醒他们,不见得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去找对方表达,心理治疗更重要的是来访者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情绪、想法和需求,在治疗室体验到真实的自我,并非一定要在现实世界中也完全表现自己真实的内在。有些来访者做了心理治疗之后,开始在现实生活中也完全活出自己真实的自我,“表里一致”,想发火就发火,完全不顾场合与对象并且要求身边的亲人要像心理治疗师一样对待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这种把治疗室的经验带到现实生活的期望,这样会给身边人带来极大的麻烦,这也是一种不现实的期待。


不健康的厌恶与不健康的羞愧有点类似,由于“被厌恶”的创伤经历,来访者已经内化了那个迫害者的声音,因此在现在的生活中经常自己轻蔑自己、虐待自己。例如,对于自己的身体形象不满意的来访者会不敢照镜子,因为他看到的镜中人是让自己厌恶的、讨厌的。进食障碍的人群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会通过饮食来控制自己的体重,或者有些人是通过健身来要求自己一定要达到某种标准。如果这些行为过度了,成为“虐待”自己了都是不健康的厌恶。被虐待过的人有可能会虐待别人。所以,不健康的厌恶也可能发展成为虐待他人的行为。



EFT的核心概念(四)





D.对人的假设—辩证中建构的自我(The Dialec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格林伯格认为,人是一个动态的自我组织系统(a dynamic self-organizing system),这个系统包含三个层面:身体层面、情绪层面和认知层面,其中情绪层面具有核心主导功能。系统中的各种元素与各个层面处于持续互动与建构过程中,时时刻刻变化着,并决定个体当下的体验和行动。对EFT治疗师来说,体验过程不是由一个情绪基模或一个单一的层面所决定的,而是被唤起的一些情绪基模与各个层面的体验过程共同激活、互相合作达成的一个整合。这个假设意味着来访者的状态(state)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治疗师必须全神贯注、全身心在场地紧紧跟随,这个“技术” (或称治疗师本人的态度)在EFT中叫做对情绪的时刻追踪(moment by moment tracking of emotion)。图表3是一个尝试呈现这个辩证与建构过程的自我组织系统。

 


图表3辩证建构中的自我(Greenberg, 2007)


从最底部看起,外界的刺激通过感知觉直接影响了我们身体内部的神经化学、边缘系统、淋巴腺、以及其他生理现象,身体是接受刺激由下往上的第一个通道。这些刺激不断形成新的情绪基模,影响着我们每时每刻的情绪状态。一个人当下的状态取决于从早晨起床至今,他经历了多少个正面情绪和多少个负面情绪。格林伯格上课时经常举例:早晨起床,如果感觉昨晚睡得很好,就有了一个正面的情绪基模(+),早餐吃得很舒服,又多了一个正面基模(+),不幸跟妻子有了一点不愉快,加了一个负面基模(-),上班路上特别塞车,负面再加一个(-),到了上课的教室电脑出了问题,负面再加一个(-),此时这个人整体的心情是负面的因为负面基模多于正面基模了(3:2)。后来电脑修好了(+),学生对课程很感兴趣(+),正面基模又多了起来,这个人的整体状态就转为正面了(3:4),这是个人日常内在情绪基模的运作状态。格林伯格将整个“情绪基模群”比喻为有如“一群国会议员”正在进行投票表决,结果如何端视此刻正面票数积累的是否超过负面票数;而一天中除了睡眠以外的时间,个体的状态随时随地都在改变中,这是当日情绪基模的运作。还有一些影响情绪基模的因素,例如个人认知系统里的一些既存图式(个人信念或偏见),也会影响情绪基模成为正面或负面。而当下的情绪基模投票的结果,有时候会受过去的情绪基模(可能有的其他自我组织)的影响,过去与现在所有运行中的情绪基模汇集为“运转中的自我组织”(Operating Self-Organization),是对于事件的感受角度(felt referent of Experience)、是一种接收状态(attractor state)。当一个动态系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就称为接收状态。主观上来说,接收状态指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感受、思考、与人际关系模式,有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病态的。健康的接收状态与满足我们的情绪需求息息相关,而病态的接收状态指的是习惯性的强迫性思维、行为,成瘾的行为,或者不健康的人际关系。



我们的认知图示也会影响我们做出选择性的注意,例如:恋爱时情绪基模全是正面的,注意到的都是恋人的优点;离婚时情绪基模大部分是负面了,注意到的全是伴侣的缺点。对于闪婚闪离的夫妻来说,两人实质上应该没有太大的变化,每个人眼中的对方却是一百八十度的不同,其实是受了情绪与认知图式的影响,开始负面的选择性注意了。所以,在体验过程的层面,有身体的感知觉、情绪基模的投票、过去情绪基模的唤起、加上认知图式影响的选择性注意,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人当下正在活出来(经历过)的故事,这是建构中的一方。


另一方主要牵涉到认知功能。从体验过程进入认知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是“象征化”(symbolization)。象征化指的是我们用某种方式把自己的体验过程表达出来,可能是通过语言、文字、手势、或者意象、图画、音乐等等。在心理治疗中最常用的是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语音语调、声音的质感、脸部表情、眼泪、肢体动作、叹息等),而非语言信息可能比语言传达得更真实更准确。通过象征化表达出来的故事就成了“说出来的故事”。说的过程中人会受到所使用的语言的影响和个人文化背景中神话故事的影响,通过有意识地解释,内在的体验成为个人的自我信念与自我表征(self-representation)。而对自我的信念与表征又影响了自己的生命叙事。上半部的这整个“说出来的故事”是由认知为主导的,对体验过程赋予意义与自我生命叙事后,这些认知又会影响我们用什么象征化语言表达描述我们体验到的,甚至影响自己的体验过程。这张图表是格林伯格描述个人内在体验过程与认知两部分在互相辩证(互相对话)的过程中,动态地建构自我。这就是为什么他称人为一个“动态的自我组织系统”。